目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苏州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流失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苏州市中医医院与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的人力资源系统软件,统计 2020 年—2022 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护理人员流失数据,包括学历、年龄、职称和编制,通过现场谈话、电话沟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去向,通过问卷星小程序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其工作满意度;比较护理人员、其他岗位人员的流失情况,流失护理人员的学历、年龄和职称情况,医院编制内、外护理人员的流失情况,护理人员的流失原因、去向和在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2020 年—2022 年疫情期间,医院护理人员平均每年流失率约 5%,医院其他岗位人员流失率仅约 1%,护理人员流失率明显高于其他岗位和新冠疫情发生前(约 3.5%);流失护理人员中,按学历最多的为本科 46 人(58.23%),按年龄最多的为 >20~30 周岁的 49 人(62.03%),按职称最多的为初级职称 72 人(91.14%);流失人员几乎均为编外,流失人员数前 3 位的科室分别为急诊、ICU 和心内科;共收集 65 位离职人员的相关数据显示,护理人员的主要流失原因为待遇、工作压力和家庭等,离职后有 53 人(81.54%)去向为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共收集到 363 份在职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有离职意愿的护理人员 122 人(33.61%),产生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为薪酬福利、编制和工作压力等。结论:医院应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制度,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有效缓减护理人员进一步流失,提高护理团队的稳定性,保证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人员 /
流失 /
职业规划 /
编制
{{custom_keyword}} /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 吴依诺,范新晨,杨思琪,等.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4):35-41.
[2] 张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西藏医药,2021,42(6):152-154.
[3] 苏彬彬,杜鹃,贾金忠,等.中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12):56-61.
[4] 李艳,卢丹艳,李森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青年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现状调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4):151-153.
[5] 刘鑫,胡宇乐,杨浩杰,等.我国部分地区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0):1543-1548.
[6] 姚雪,谢仙萍,张晓红,等.某新建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离职状况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3701-3703.
[7] 王晶,陈松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哈尔滨市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1,55(6):671-675.
[8] 沈余,权渝,杨远志,等.改革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1):1331-1332.
[9] 张甜甜,李国宏.护理人力资源流失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8,33(4):107-110.
[10] 文丽,鲜于云艳,徐进,等.新冠肺炎疫情后精神科护理人员焦虑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7(12):796-798.
[11] 张春雨,姜玫,谢林林,等.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灾害准备度调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0):1409-1412,1425.
[12] 孙伟,房炎.386 名低年资护理人员反馈寻求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4):48-51.
[13] 王金淼,王威.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建议——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2(10):13-20.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基金
*1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课题(编号:JSYGY-3-2021-253); 苏州市科协软科学课题(编号:2022-A-9)
{{custom_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