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与论坛
  • 综述与论坛
    旷正越, 朱卫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其较强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头孢地尔是一种新型铁载体头孢菌素,其对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在内的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该文主要就头孢地尔的作用机制、体外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地尔的耐药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头孢地尔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药学监护
  • 药学监护
    孙桂英, 倪晓艳, 李颖, 徐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1 例星座链球菌致患者眼眶蜂窝织炎伴血流感染的诊治过程,为临床类似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男,60 岁)因“右眼红肿 10 d 伴化脓 1 周”而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示,患者右眼肿胀严重,并可见较多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血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均偏高;考虑眼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阳性菌,但不排除合并颅内感染,遂经验性予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并辅以清创引流;次日,患者血培养检出星座链球菌,而第 3 天的脓性分泌物标本中亦检出星座链球菌,且药敏结果提示其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均敏感;综合患者平时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卫生较差和存在慢性鼻窦炎等情况,考虑星座链球菌为此次感染的致病菌,并排除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可能,故停用利奈唑胺,但考虑当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菌作用良好,故继续延用;经过 13 d 的抗感染治疗,患者右眼的红肿、化脓等症状和感染指标均明显好转。结论:星座链球菌作为体表和口鼻腔的常见细菌,对正常人较少引发感染,但对基础条件较差的人群其感染风险将显著升高;对此,临床应做好病原菌的判别,从而为针对性地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
  • 药学监护
    王言, 梁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1 例骨髓炎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其药学监护,为临床肥胖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右膝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 10 余天”入院,入院后即经验性予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次日,血清检查提示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异常,结合患者有骨折史和骨髓炎史,考虑此次亦为骨髓炎,遂将头孢呋辛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 d 后,予清创引流手术,并取脓液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其对甲氧西林、左氧氟沙星敏感;根据患者病原学结果,并因其既往病史考虑病原菌很可能存在生物被膜加之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期间患者 2 次出现风团样皮疹,遂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由于左氧氟沙星为脂溶性药物,而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符合肥胖症标准,故建议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宜为“0.75 g,q24h”;近 2 周后,患者症状和感染指标均明显改善,遂准予出院。结论:对于肥胖症患者,临床在制定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以保证药物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蔡海峰, 潘晓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美国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分析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 TDF 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作为检索词,在 FAERS 数据库中检索 2004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 TDF 相关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的所有信息,分析 TDF 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在 FAERS 数据库中共检索到与 TDF 相关的 ADE 共 69 352 例,其中 2004—2019 年从 584 例逐渐升至 5 329 例,而 2020 年陡增至 20 997 例,之后又迅速减少;69 352 例 TDF 相关 ADE 中,报告国主要为美国(47 050 例,占 67.84%),报告的严重程度主要为“严重”(57 989 例,占 83.62%),所涉患者的性别主要为男性(43 746 例,占 63.08%),而其年龄主要集中于 18~64 岁(38 802 例,占 55.95%);69 352 例 ADE 涉及 113 个 ADE 阳性信号和 19 个系统器官分类,其中报告数前 3 位的依次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24 168 例)、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23 432 例)和精神病类(11 305 例);此外,在 69 352 例 ADE 中,有 37 个 ADE 信号未在 TDF 说明书中被提及,其中报告数前 3 位的依次为骨坏死(10 286 例)、流产(1 043 例)和维生素 D 缺乏(880 例),而信号强度前 5 位的依次为蛋白质总量异常、骨坏死、线粒体中毒症、超声产前筛查异常、β2 微球蛋白尿增加。结论:TDF 相关 ADE 绝大多数表现较为严重,对于所涉例数较多尤其是未在 TDF 说明书中被提及的阳性信号,临床应加强安全用药监测,并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顾雯雯, 张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2019—2023 年医院所上报的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239 例抗菌药物相关 ADRs 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其中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所涉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以及 ADRs 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情况,分析抗菌药物相关 ADRs 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39 例抗菌药物相关 ADRs 报告中,所涉患者在性别上女性略多于男性(126 例 vs 113 例),在年龄上整体分布较为均衡;239 例 ADRs 报告共涉及抗菌药物 245 例次,其中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129 例次),其次为喹诺酮类(62 例次),药物的给药方式绝大多数为静脉滴注(223 例次);抗菌药物相关 ADRs 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在报告类型方面,239 例 ADRs 报告以“一般”(183 例)和“新的一般”(42 例)为主,“严重”和“新的严重”分别仅 12 例和 2 例;经过处置,绝大多数(235 例,占 98.33%)患者痊愈或好转。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相关 ADRs 大多由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所致,多数 ADRs 表现并不严重,且转归良好,但临床仍要做好患者的用药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张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美国 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挖掘和分析奥卡西平在真实世界中的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为临床奥卡西平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作为检索词,在 FAERS 数据库中检索 2018 年 5 月 1 日—2023 年 5 月 1 日以奥卡西平为首要怀疑药物的 ADE,采集 ADE 中的相关信息,分析奥卡西平相关 ADE 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在 FAERS 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奥卡西平相关 ADE 4287 例,其大部分来自美国(3 288 例,占 76.70%),所涉患者大多为>18~50 岁人群(2 041 例,占 47.61%);4287 例奥卡西平相关 ADE 共涉及 142 个 ADE 信号和 20 个系统器官分类,其中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信号数(34 个)和报告数(1 744 例)均最多;4287 例 ADE 中,发生频次前 5 位的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依次为惊厥发作、嗜睡、局灶性认知障碍性癫痫发作、疲劳和低钠血症,而报告比值比法信号强度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单纯部分发作、部分性癫痫继发全身性发作、局灶性认知障碍性癫痫发作;142 个 ADE 信号中,排除与奥卡西平本身药物不良反应无关的信号后,还有 109 个信号,其中有 23 个未在奥卡西平说明书中被提及。结论:有不少奥卡西平相关 ADE 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其中部分与药物的适应证表现相似,临床在开展奥卡西平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时应注意识别,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宇, 闫彬, 顾愚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会诊的实践过程,为临床感染患儿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儿科临床药师参与的 4 个抗感染会诊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 4 例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剖析,总结体会。结果:在抗感染会诊中,临床药师基于儿童的特殊病理生理特点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从老药新用、超说明书用药、药物联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给出个体化用药建议,使 4 例棘手的感染患儿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对典型案例应积极开展分析和总结,以夯实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
  • 经验交流
    钱晓兰, 朱洁, 刘上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多元化管理的效果,为促进临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和相关软件,提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无锡市中医医院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将其中 2022 年 1—12 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时的数据设为对照组,将 2023 年 1—12 月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时的数据设为干预组,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尤其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随机抽取 2022 年和 2023 年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各 360 份,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多元化管理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结果:经过多元化管理干预,全院的 AUD 由 2022 年的 32.86 下降至 2023 年的 32.23,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 AUD 则由 2022 年的 4.81 下降至 2023 年的 3.48;多元化管理干预前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均是临床主要使用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替加环素的 DDDs 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美罗培南的 DDDs 则较前下降;多元化管理干预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前的总微生物送检率明显高于干预前(86.39% vs 82.56%,P<0.05),其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亦较前明显上升(91.01% vs 84.19%,P<0.05);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干预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 9.44%,P<0.05)。结论:在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采取多元化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其不必要使用,并且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 经验交流
    蒙莉迪, 江蓓, 覃倩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药学门诊的儿童用药教育服务模式建立与实践,为后续针对儿童的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患儿用药安全和疗效的保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至医院药学门诊进行用药咨询的患儿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及 2021 年 6 月—2022 年 3 月从到药学门诊接受用药教育的患儿家属那回收到的 100 份针对儿童用药教育的药品种类及其内容需求调查问卷作为研究资料,分析儿童用药教育的主要特点和需求。结果: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出诊药师共对 683 例患儿及其家属开展了用药教育,涉及 126 种药品,主要为祛痰、止咳、平喘药共(19 种,占 15.08%),抗菌药物(16 种,占 12.70%),感冒药(14 种,占 11.11%),消化系统用药物(14 种,占 11.11%),和维生素、微量元素(13 种,占 10.32%);针对各类药物,开展用药教育共 1 004 次,其中祛痰、止咳、平喘药频次最多(469 次,占 46.71%),其次为感冒药(192 次,占 19.12%)、消化系统用药(91 次,占 9.06%)、抗菌药物(88 次,占 8.76%);在用药教育方面,出诊药师对 683 例患儿的基本教育做到了全覆盖,对绝大多数(562 例,占 82.28%)特殊剂型、装置药品或其特殊用法也进行用药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家属对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和退热药的了解需求最高(达 85.00%),其次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腹泻药、皮肤科用药的了解需求也较高(分别为 44.00%、39.00%、35.00%);患儿家属对药品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和儿童用药安全的了解需求均较高。结论:医院儿科药学门诊上上呼吸道疾病用药的药学咨询量是最多的,并且上呼吸道疾病用药的用法用量和用药安全知识也是患儿家属的需求热点,对此门诊药师应针对性增加和完善用药教育材料,从而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用药教育需求。
  • 经验交流
    罗广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帕累托图分析法,分析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类型,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上高县中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发现的 682 张不合理处方作为研究资料,梳理每张处方的不合理原因类型,采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分析引发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特点。结果:682 张不合理处方中,以用药不适宜处方为最多(538 张,占 78.89%),其次为不规范处方(113 张,占 16.57%),超常处方最少(31 张,占 4.54%);538 张用药不适宜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355 张,占 65.99%)和适应证不适宜(142 张,占 26.39%)是主要的原因类型;113 张不规范处方中,诊断或证候类型未写明或书写不全(57 张,占 50.44%)和“处方未表明正当理由超说明书使用,或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君臣佐使’排序,或未标明药物调剂、特殊用法等”(32 张,占 28.32%);31 张超常处方中,无适应证用药(15 张,占 48.39%)和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11 张,占 35.48%)是主要的原因类型。结论:医院门诊处方主要的不合理原因类型为用药不适宜,其中又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和适应证不适宜表现最为突出,对此临床可针对性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以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经验交流
    杨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医嘱的合理用药点评结果,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 2022 年 1—12 月开封市人民医院的 612 份住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资料,针对其中的抗菌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临床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和特点。结果:612 份病历中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有 378 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61.76%,并且从第一至第四季度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378 份病历中有 82 份的抗菌药物医嘱存在不合理情况,不合理使用率为 21.69%;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为联合用药不适宜(28 份,占 34.15%)、用法用量不适宜(25 份,占 30.49%)和药物遴选不适宜(14 份,占 17.07%);从第一至第四季度,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病历从 30 份降低至 6 份,其不合理发生率则从 28.04% 降至 7.89%;在所涉科室中,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儿科和 ICU 抗菌药物使用病历的微生物送检率均大于 80.00%,仅神经外科的微生物送检率较低(仅 15.19%)。结论:2022 年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严重,并且个别科室的微生物送检率偏低,对此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其抗菌药物用药水平。
  • 经验交流
    刘青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 CIN 患者术后 HR-HPV 持续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永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40 例行宫颈 CKC 的 CI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CIN 分级、手术情况、妊娠或流产情况、不良嗜好、受教育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 HR-HPV 感染情况等信息,分析患者行宫颈 CKC 后并发 HR-HPV 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 例 CIN 患者行宫颈 CKC 后发生 HR-HPV 持续感染的有 36 例,感染发生率为 2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N 患者行宫颈 CKC 后发生 HR-HPV 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后切缘、CIN 分级、术前有无 HPV18 感染、术前有无 HPV16 感染、术前有无多重 HPV 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前 HPV18 感染、术前 HPV16 感染 4 个因素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有不良性行为、术前有 HPV18 感染、术前有 HPV16 感染是 CIN 患者行宫颈 CKC 后发生 HR-HPV 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值>1,P<0.05);列线图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 HPV18 感染、术前 HPV16 感染对 CIN 患者行宫颈 CKC 后并发 HR-HPV 持续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 0.836(95%CI 为 0.764~0.908),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医院行宫颈 CKC 的 CIN 患者术后并发 HR-HPV 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有无 HPV18 感染、术前有无 HPV16 感染密切相关,而其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故临床可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 HR-HPV 持续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刘思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孕妇 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指标的相关性,以及 GBS 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孕妇 GBS 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5 月—2023 年 6 月到都昌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的 7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孕妇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和 GBS 检查,分析孕妇 GBS 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以及 GBS 的耐药特点。结果:70 例孕妇中发生 GBS 感染的共有 16 例,感染发生率为 22.86%;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 GBS 感染与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清洁度、pH 值具有相关性(P<0.05),而菌群多样性异常、优势菌异常、清洁度异常、pH 值异常是孕妇发生 GBS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6 例 GBS 感染孕妇所检出的 GBS 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 100.00%,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医院孕妇 GBS 感染的发生与其阴道微生态中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清洁度、pH 值等指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临床对有感染风险的孕妇应做好沟通、指导、干预工作,以减少 GBS 感染的发生;对于已发生 GBS 感染的孕妇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结果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 经验交流
    颜青华, 杨新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吉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23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肺结核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23 例肺结核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 26 例,感染发生率为 21.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肺结核病程、病变累及肺叶数、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近期有无侵入性操作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近期有侵入性操作、有吸烟史、肺结核病程≥5 年、病变累及肺野数≥3 个、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近期有无侵入性操作、有无吸烟史、肺结核病程、病变累及肺野数、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密切相关,临床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应加强管理和监护,以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刘江龙, 杨情远, 袁军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为此类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2023 年 5 月吉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369 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检查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用药史、内镜检查类型、住院时间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9 例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 35 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9.49%;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有无其他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P<0.05),其中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 d、置管引流时间≥10 d、有其他侵入性操作、使用免疫抑制剂是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其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有无其他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紧密相关,临床对感染高危人群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加强管理和监护,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郭莹莹, 郭朝阳, 邵富叶, 贾光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2021—2023 年郑州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 1 021 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信息,分析流感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 021 例流感患儿中,乙型流感患儿有 795 例(占 77.86%),其余均为甲型流感(226 例,占 22.14%);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患儿在年龄、发病季节和发病年份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性别分布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患儿在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发热和全身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患儿在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发热和全身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患儿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郑州市儿童流感病毒类型以乙型流感病毒株为主,其流行高峰在秋冬季,此外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在临床表现和部分主要指标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临床在诊断时应多加鉴别,以便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开展。
  • 经验交流
    朱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传染病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旧”传染病的重新出现与“新”传染病的不断涌现,使得传染病学教学面临重大挑战。通过探索将医防融合贯穿到传染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培养医防融合的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改革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传染病防治和管理人才。
  • 耐药监测
  • 耐药监测
    游建华, 曾海燕, 陈招娣, 宁长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2021—2023 年医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变迁,为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10 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历年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变化情况。结果:610 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664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411 株(占 61.90%,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多)、革兰阳性菌 176 株(占 26.51%,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和真菌 77 株(占 11.60%,以近平滑假丝酵母和白假丝酵母为最多);在所有科室中,分离病原菌最多的前 3 位科室分别为综合 ICU(113 株)、全科医学科(89 株)和血液内分泌科(49 株);2021—2023 年,仅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有显著变化(P<0.05),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有显著变化(P<0.05);此外,3 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始终较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始终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始终较低(<10.00%);CNS 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始终较低(<10.00%)。结论: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率整体变化并不显著,且对很对抗菌药物仍较为敏感,但临床仍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并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 耐药监测
    姜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行 TURP 且术后尿路感染的 BP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尿标本行病原学检查,分析行 TURP 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83 例行 TURP 后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共检出 105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72 株(占 68.5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28 株(占 26.67%,主要为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 5 株(占 4.7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也较低(<30.00%),但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 0.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行 TURP 的 BPH 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强,故临床在开展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杨永忠, 郭春平, 张兰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经验性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7 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87 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 11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72 株(占 60.50%,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43 株(占 36.1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4 株(占 3.3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15.00%),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较高(>8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红霉素、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均较强,故临床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 耐药监测
    江继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CVR)的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此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万年县中医院收治的 84 例行 CVR 后并发肺部感染的RH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84 例行 CVR 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2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75 株(占 60.0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45 株(占 36.0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真菌 5 株(占 4.0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而对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行 CVR 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时应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耐药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黎昌茂, 邱欣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 ICU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 BSI 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2023 年 4 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兴国医院 ICU 收治的 146 例 BS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状况。结果:146 例 BSI 患者血标本中共检出 12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65 株(占 52.42%,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1 株(占 41.13%,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8 株(占 6.4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呋辛酯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较高(>60.0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5.00%),对青霉素 G、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 ICU 患者发生 BSI 的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其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高度重视,并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鄢佑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 CAP 患儿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 106 例 CAP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CAP 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06 例 CAP 患儿的痰标本中共检出 121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74 株(占 61.16%,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卡他莫拉菌)、革兰阳性菌 42 株(占34.71%,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 5 株(占4.13%);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氯霉素、美罗培南、氨曲南、克林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氯霉素、美罗培南、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卡他莫拉菌对氯霉素、美罗培南、氨曲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但三者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65.00%);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具有较高的耐药率(>60.00%),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具有较低的耐药率(<15.00%)。结论:医院CAP 患儿痰液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不少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故临床在进行治疗时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障患儿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张莉娜, 李海琴, 丁岚, 吴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该类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2年 12 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221 例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221 例院内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 26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74 株(占 64.6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78 株(占 29.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和真菌 17 株(占 6.3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 G、苯唑西林、氯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30.00%)。结论:医院患者的院内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菌所致,其中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并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