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
金薇, 骆丽萍, 吴妙莲
目的:分析医院 2021—2022 年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2022 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116 例抗菌药物相关 ADRs 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 ADRs 的报告类型、累及器官(或系统)、处置结局,所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所涉药物的品种、用药途径和用药原因等信息,分析抗菌药物相关 ADRs 的临床特点。结果:116 例 ADRs 所涉的患者中,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64 例 vs 52 例),年龄上以 18~<75 岁占比为主(90 例,占 77.59%);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因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44 例,占 37.93%),其次为尿路感染(18 例,占 15.52%)和术后感染(13 例,占 11.21%);所涉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为喹诺酮类(36 例,占 31.0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27 例,占 23.28%)和头孢菌素类(20 例,占 17.27%),而涉及的品种主要有左氧氟沙星(30 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9 例)和头孢曲松(12 例);所涉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99 例,占 85.34%),而 ADRs 主要发生在给药后的 60 min内(81 例,占 69.82%);抗菌药物相关 ADRs 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主要的临床表现则为瘙痒、皮疹和皮肤发红;116 例 ADRs 中,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94 例,占 81.03%),而“严重”的有 16 例(占 13.79%),“新的一般”的有 6 例(占 5.17%);100 例严重程度为“一般”的 ADRs 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或痊愈;16 例严重程度为“严重”的 ADRs 患者中,在处置后,有 15 例均得到好转,余 1 例结局不详。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相关 ADRs 在患者年龄、所涉药物种类、累及器官方面有其一定的规律,临床应加强对风险患者的护理和观察,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