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与论坛
  • 综述与论坛
    张明发, 沈雅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药厚朴不同溶剂的粗提取物具有体外抗各种球菌的药理作用,其中厚朴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的抗球菌作用最强。厚朴酚(magnolol)及和厚朴酚(honokiol)是中药厚朴抗球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厚朴酚抗球菌作用稍强于和厚朴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自溶酶和 α-溶血素、肠毒素-A、肠毒素-B 的表达,阻断金葡菌的自溶和抑制其黏附功能及毒力,阻滞球菌诱导宿主细胞的炎性损伤反应。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均能抑制被膜态金葡菌合成和释放 eDNA 和 PIA,进而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降低球菌的自我保护能力,产生抗球菌作用。本文中综述了中药厚朴及其成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体外抗各种球菌的药理作用,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 综述与论坛
    张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先兆子痫(preeclampsia,PE)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 1 种,其病情可持续进展,也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的疾病。PE 对孕妇和胎儿的发育健康有严重影响,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的主要原因,如果病情进一步进展,并发 HELLP 综合征,其病死率将明显增加。由于 PE 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它如何发展、如何防治成为众多研究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补钙与 PE 的相关性、预防 PE 的机制、适合人群、给药时机、给药方案等,并对其做了分析,以明确补钙对预防 PE 的临床意义。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
    屠哲玮, 吴杨, 林成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盐酸伐昔洛韦中元素杂质钯的含量。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为 0.5% 的硝酸溶液溶解样品;仪器条件为射频功率 1 300 W、等离子体气体流量为 15 L/min,雾化器气体流量为 0.55 L/min,分析谱线为 340.458 nm,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中所载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钯元素在 0~0.5 μg/mL 浓度范围内与发射强度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 0.999 9;方法检测限为 0.21 μg/g,定量限为 0.70 μg/g,回收率为 97.50%~103.13%(n=12);样品测定结果 RSD 为 1.69% (n=6);6 批样品中钯的残留量为 2.97~5.73 μg/g。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灵敏度满足限度要求,可用于盐酸伐昔洛韦中元素杂质钯的含量测定及其控制。
  • 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
    杨国瑛, 何佩华, 冯健超, 郑小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类型、表现,以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医院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门诊处方 4 847 张作为分析资料,点评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类型、表现,比较药师点评处方干预的效果。结果: 抽取的 4 847 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 152 张(占 3.14%),其中 2018 年不合理处方 79 张(占 51.97%),2019 年不合理处方 73 张(占 48.03%);2018 年处方合格率为 96.71%, 2019 年处方合格率为 97.02%,二者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年间门诊不合理处方 TOP 3 原因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分别占 22.37% 和 20.39%;2019 年实施药师门诊处方点评后发现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TOP 3 分别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占 30.14%、26.03% 和 23.29%。结论: 2019 年门诊处方合格率略高于 2018 年,但常见的不合理原因类型仍然以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为主,医院应加强药师对处方点评的干预力度,以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避免或减少不合理用药或滥用现象的发生。
  • 合理用药
    卢克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新生儿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8 年 3 月—2020 年 6 月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新生儿 90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血、尿、痰、分泌物和其他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析其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医院感染情况,以及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 90 例细菌感染新生儿各标本中,分离出 217 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前 5 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其中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 11 株(大肠埃希菌 1 株、肺炎克雷伯菌 6 株、阴沟肠杆菌 4 株);耐碳青霉烯类细菌主要定植在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临床感染疾病患者中,标本中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来自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标本;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药物主要是亚胺培南(100.00%)、氨苄西林(81.82%)、哌拉西林和美罗培南(72.73%)、氨曲南(63.64%)、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54.55%)。结论: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在新生儿中的临床感染率较高,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而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合理用药
    梁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伴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12 月—2020 年 12 月老年病科收治的呼吸衰竭伴发肺部感染患者 74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者痰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点。结果: 74 例肺部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82 株,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标本中检出 57 株、非 VAP 患者标本中检出 2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69 株(占 84.15%,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13 株(占 15.85%);药敏结果发现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复方磺胺甲噁唑、亚胺培南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以外抗菌药物均具有高度耐药。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伴发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且其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
  • 合理用药
    丁晓兰, 倪春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原因。方法: 抽取 2019 年 10 月—12 月医院临床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患者 387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的相关指标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原因。结果: 387 例临床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患者中,其中用药不适宜 59 例(占 15.24%);使用量 TOP 6 的科室中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患者 256 例(占 66.15%),用药前送检标本微生物送检率为 29.46%,治疗后送检率为 51.94%;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的方式为主;用药期间产生不良反应 75 例(占 19.38%,以皮疹和瘙痒为主)。结论: 医院临床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教育与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
    陈少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院 1 842 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季节与职业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 1 842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流行特征,采用平板掺入法完成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针对其耐药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医院 1 842 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完成病原菌检测,经匹配获得有效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病例数 1 802 例,有效率为 97.83%;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均完成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时间分布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一年四季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 6~8 月有 804 例(占 44.6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职业分布较广,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家务、农民和个体供商业人员,分别占 15.65%、10.77% 及 10.54%;对患者幽门螺杆菌的耐药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其耐药率分别为 95.12%、19.98% 和 19.75%。结论: 医院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分布较广,主要为农村镇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群;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治疗时应对其加强耐药性分析,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 合理用药
    邱亚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312 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检出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 2019 年 9 月—2020 年 9 月医院收治的 312 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鼻内窥镜术时收集脓液标本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真菌分布情况,以及 348 株真菌的构成比与常见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312 份脓液标本共检测出 348 株真菌,其中1~18岁 患者 28 株(8.05%),18~40 岁患者 93 株(26.72%),41~60 岁患者 185 株(53.16%),60 岁以上患者 42 株(12.07%);348 株真菌中常见 3 种为曲霉菌 135 株(38.79%),烟曲霉菌 87 株(25.00%),尖端赛多孢子菌 22 株(6.32%);常见真菌对伏立康唑、酮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中青年人群是真菌性鼻窦炎主要发病群体,真菌多以曲霉菌为主;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需按不同年龄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及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
  • 合理用药
    施经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2020 年 4 月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 162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收集其晨痰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种类,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62 例患者均完成痰标本的采集,共分离出病原菌 18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02 株(占 55.14%),革兰阳性菌 71 株(占 38.38%),真菌 12 株(占 6.49%);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 18.92%、13.51% 和 11.35%;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居前 2 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复方磺胺甲噁唑和青霉素,分别为 85.71% 和 61.90%;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居前 2 位的分别为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分别为 91.43% 和 85.7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居前 2 位的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和头孢他啶,分别为 52.00% 和 36.00%;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居前 2 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利福平和青霉素,分别为 71.88% 和 62.50%;粪肠球菌耐药率居前 2 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为 80.77% 和 65.38%。结论: 医院肺结核患者病原菌感染率较高,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且病原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加强对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
  • 合理用药
    谢兰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 816 例疑似感染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 2018 年 2 月—2020 年 2 月安远县人民医院行血培养检查的 816 例疑似感染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816 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 209 株病原菌,其阳性率为 25.61%,其中革兰阳性菌 173 株,占 82.78%,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球菌属;革兰阴性菌 36 株,占 17.22%,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大肠埃希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但未检出耐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并未检出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妥布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对临床较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临床医生应当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从而促使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合理用药
    陈众, 商安全, 张亚锋, 胡鹏雨, 谷军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 116 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后进行细菌、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116 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 245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 28.98%(71/245),革兰阴性菌占 60.00%(147/245),真菌占11.02%(27/245),主要病原菌占比排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低于 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 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 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 B、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 老年肺癌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 合理用药
    陈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2020 年 8 月医院诊治的 128 例肺结核患者,采集其痰标本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统计 128 例肺结核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患者痰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以及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特点。结果: 128 例肺结核患者中并发呼吸道感染的 72 例,感染率为 56.25%;128 份痰标本共检测出 11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78 株(68.42%),革兰阳性菌 30 株(26.32%),真菌 6 株(5.26%),3 种病原菌的构成比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哌酮、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 G、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病原菌呈高耐药率、多药耐药特征,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 合理用药
    陆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的原因。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1 月—6 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 193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人群分布、感染部位、病原学情况、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 DDD)、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与疗程等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193 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为主要适用人群,病原学送检率为 80.83%,DDD 为 0.685,DUI 为 0.66,平均疗程为 7.66 d,不合理用药占 15.03%。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广泛,特别是呼吸系统感染,但存在用药频次、适应证和疗程不当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医院行政部门应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培训,严格执行科室抗菌药物考核指标,临床药师应主动参与并开展药学服务,以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合理用药
    杨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 Ⅱ、Ⅲ 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及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医院 2020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6 月 30 日收治的行 Ⅱ、Ⅲ 类切口手术患者 200 例病历,分析与评价其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结果: 200 例 Ⅱ、Ⅲ 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99 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 99.50%,其中以单一用药居多(占 90.00%);使用频率 TOP 3 分别是头孢硫脒(32.57%)、头孢替安(23.39%)和头孢西丁(11.01%);用药疗程<24 h 的 68 例(占 34.00%),平均疗程为(3.51±3.15) d;分析后发现,200 例患者中 133 例(66.5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其中以疗程过长居多(65.50%),其次为手术时长>3 h 的手术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13.50%)。结论: 医院 Ⅱ、Ⅲ 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以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 合理用药
    张学艳, 曾世全, 丁雨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 2017 年—2019 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医院 HIS 系统,调取 2017 年—2019 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统计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细菌学标本的送检率、Ⅰ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百分率等,分析其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 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ost, DDDc) TOP 10 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多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相关要求;2017 年—2019 年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125 g)、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 g)、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0.2 g/100 mL)的销售金额分别排序第一;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 g)的 DDDs 连续 2 年排序第一,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的 DDDs 连续 3 年排序第二;注射用美罗培南(0.25 g)、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的 DDDc 连续 3 年位居第一、第二,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125 g)、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 g)位居第三,其 DDDc 均>350 元/d。结论: 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属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做好“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合理用药
    张凤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某院合理用药预警系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2020 年 9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非预警组和预警组(每组 48 例);非预警组患者未接受用药预警系统管理,预警组患者接受用药预警系统管理,比较 2 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发生率、用药满意度、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差异。结果: 预警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问题发生率和使用金额显著低于非预警组(P<0.05),用药总满意度明显高于非预警组(P<0.05)。结论: 合理用药预警系统使用起来相对更加快捷且方便,为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合理用药
    朱磊, 陈菁菁, 高念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4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 94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采样标本中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结果: 94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检出 148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 101 株(68.24%)、革兰阳性球菌 42 株(28.38%)和真菌 5 株(3.38%);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而变形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也较低,其耐药率均未超过4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其耐药率均未超过 40%;真菌中白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 B 则无明显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糖尿病肾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 合理用药
    冬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切口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 2017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切口发生 PA 感染 155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手术患者切口分泌物中 PA 培养及鉴定结果,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切口手术 PA 感染的分布及科室的分布特点,以及 PA 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 2017 年—2020 年手术患者术后切口 PA 感染 155 例中,分离出 PA 病原菌 155 株,其中清洁切口感染 54 株(34.84%)、清洁-污染切口感染 57 株(36.77%)和其他切口感染 44 株(28.39%);PA 切口感染主要分布在普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与妇产科分布较少;药敏结果发现 4 年间手术切口感染 PA 对亚胺培南、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 99.35%、99.35%、99.35%、98.71% 和 98.71%,而对氨曲南未发现有耐药现象。结论: 4 年 PA 感染的手术切口类型中,以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感染为最常见,且普外科发生率为最高;PA 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根据 PA 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积极防控手术切口感染。
  • 合理用药
    黄雪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不同季节与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90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儿接受咽拭子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检测结果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敏感特点。结果: 90 例患儿咽拭子中,支原体培养结果呈现阳性患儿 78 例,其感染率为86.67%;女性患儿感染率(37.18%)高于男性患儿(62.82%,P<0.05);冬季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夏、秋季(P<0.05);上下呼吸道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10~14 岁年龄段患儿支原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药敏结果发现肺炎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38.46%、42.31% 和 35.90%,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仅为 8.97%。结论: 急性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女性为主,易在冬季发病,且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率逐渐上升,肺炎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合理用药
    刘少龙, 袁荣辉, 谢淑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置管化疗致局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4 年 1 月—2020 年 7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 PICC 化疗 1 253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局部感染致病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1 253 例术后 PICC 化疗患者中,局部致病菌感染 100 例,并从局部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 13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75 株、革兰阳性菌 61 株;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极低;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达 100.00%;对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置管时间长、穿刺次数及化疗次数多与 PICC 化疗致局部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 PICC 化疗致局部感染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通过细菌培养以明确主要病原菌类型,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实际情况针对性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并及时分析导致 PICC 化疗致局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 合理用药
    褚茜茜, 付晓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医院 2019 年3 月—2020 年 9 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 62 例临床资料,对其所有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分析其胫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62 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 98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25 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73 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拉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这 2 种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均达 100.00%。结论: 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临床应结合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有效控制或降低胫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 合理用药
    钟文辉, 何春明, 李琳, 严玉婷, 沈慧, 徐丽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 2017 年 8 月—2019 年 8 月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 120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检出的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情况,以及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120 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 86 株,其中检出的肺炎链球菌主要来自儿科(占 63.95%),其次为老年科、急诊科和呼吸科(分别为 12.79%、8.14% 和 6.98%);在痰标本中分离出菌株为最多(占 91.86%),而在分泌物、血液、胸水和脑脊液标本中也有少量检出;药敏结果发现,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达 100.00%,对青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 87%,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 0.00%;经 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microbial use density,AUD)呈正相关,与美罗培南的 AUD 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医院临床肺炎链球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科,标本主要来自痰液,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 合理用药
    杨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现状、影响因素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诊治的 50 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 50 例病历,分析其患者 Hp 感染现状、感染因素及 Hp 感染对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 抽取的 50 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Hp 感染 42 例,其感染率达 84.0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 感染患者与年龄≥60 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者、有抽烟史、习惯共餐、经常饮食辛辣食物、经常暴饮暴食、不经常饮用酸奶等因素间具有相关性,也是发生 Hp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 Hp 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其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最高(占 80.95%),对四环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而对阿莫西林则无耐药。结论: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 Hp 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甲硝唑对其耐药性最强,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敏感率高的药物治疗以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遏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 合理用药
    肖根香, 江伟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医院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tlired pnetlmorlia,HAP)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4 月—2021 年 3 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继发 HAP 患者 72 例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72 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 94 株,经培养鉴定后其中革兰阴性菌 61 株(TOP 3 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占 64.89%、革兰阳性菌 25 株(TOP 3 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 26.60% 和真菌 8 株(TOP 3 的分别是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占 8.51%;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完全不耐药,对青霉素 G、利福平的耐药率高达 100.00%,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结论: 医院老年重症脑卒中继发 HAP 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在制定给药方案前应采集标本行药敏试验,并根据其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脑卒中的后续治疗。
  • 合理用药
    王艳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3 月—2020 年 5 月诊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159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培养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159 例患者耳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182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 44.50%、41.21%、14.28%;所有病原菌中占比最高的菌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光滑假丝酵母;药敏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 的耐药率大于 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也均大于 79%。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临床应当根据细菌培养及其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合理用药
    罗芳, 周文博, 钟发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8 月—2020 年 5 月收治的 AECOPD 患者 162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痰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其标本中检出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特点。结果: 162 例 AECOPD 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96 株,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最多(68 株,占 70.83%),其次是革兰阳性菌 19 株(占19.79%)和真菌 9 株(占9.38%);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 92.00%、68.00%、64.00%,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达 100.00%;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也达 100.00%;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达 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 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3 种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100.00%,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达 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100.00%,肺炎链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仅为 25.0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 100.00%,其他 2 种革兰阳性菌对其耐药率也较高,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 0.00%,其他 2 种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较低。结论: 医院 AECOPD 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加强对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 合理用药
    周四清, 邬爱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伴有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9 月—2020 年 9 月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伴有肺部感染患者 80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患者痰液的细菌培养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并对 MDRO 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做了分析。结果: 80 例心血管疾病伴有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出 15 株病原菌,其中 8 株革兰阳性菌(占 53.33%)、6 株革兰阴性菌(占 40.00%)和 1 株真菌(占 6.6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 100.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 100.00%;经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抗菌药物联用种类等影响因素与 MDRO 感染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较高;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者患者发生 MDRO 感染与吸烟史、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抗菌药物联用种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临床应加强对其监测,防控 MDRO 的发生,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 合理用药
    罗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 2016 年—2019 年收治的危重症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 206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痰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206 例肺部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24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40 株(占 57.61%)、革兰阳性菌 92 株(占 37.86%)和真菌 11 株(占 4.53%);2018 年—2019 年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检出率与 2016 年—2017 年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 年—2019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2016 年—2017 年(P<0.05),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 2016 年—2017 年(P<0.05);2018 年—2019 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2016 年—2017 年(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2016 年—2017 年(P<0.05),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低于 2016 年—2017 年(P<0.05)。结论: 206 例危重症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有增高趋势,其耐药趋势有逐年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 合理用药
    王川川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特征与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2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的老年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 216 例临床资料,统计其呼吸道深处痰标本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216 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 216 株,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169 株(占 78.24%)和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47 株(占 21.76%);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为严重,其中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头孢替坦、氨曲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达 100.00%,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在 30% 左右;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较为敏感,仅对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头孢替坦、氨曲南、头孢呋辛、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 100.00%。结论: 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病原菌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多数,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遏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和蔓延播散,以确保其疗效,
  • 合理用药
    张瑞星, 潘莹, 刘倩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CNSI)患者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3 月—2020 年 5 月收治 CNSI 患者 121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CNSI 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 121 例 CNSI 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 128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 69.53%、革兰阴性菌占 27.34% 和真菌占 3.13%;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头孢西丁、克林霉素、青霉素 G、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 80% (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则无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 G 的耐药率也均高于 80% (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米诺环素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青霉素 G、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也均高于 80% (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则无耐药),粪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均偏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 18.1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则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为 16.67%。结论: CNSI 患者感染致病菌种类较多,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其疗效,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 合理用药
    魏兴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临床科室 86 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者尿液、痰液、脓液及伤口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结果: 86 例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 91 株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 31 株(占 34.07%);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呈逐年升高趋势,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递减趋势;抗菌药物用药治疗中,头孢哌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值为最高,且呈波浪式的增长趋势;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 DDDs) 值较为平稳,并在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其他抗菌药物 DDDs 均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率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唑林的 DDDs 值呈负相关,而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的 DDDs 值呈正相关,与其他抗菌药物的 DDDs 值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医院患者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其耐药率与 DDDs 值呈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 合理用药
    黄勇, 陈玲, 饶娟, 帅再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慢性重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8 月—2020 年 7 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 89 例病历资料,收集其痰液、腹水、尿液等标本进行菌株的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其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89 例慢性重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24 例,其感染率为 26.97%;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病原菌 89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 66.29%、革兰阳性菌占 29.21% 和真菌占 4.49%;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也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 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也达 100.00%。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株数为最多,临床应及时实施药敏试验,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提高其临床疗效
  • 合理用药
    赵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革兰阴性菌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4 月—2020 年 4 月 RICU 收治的革兰阴性菌 VAP 患者 94 例病历资料,分析其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 94 例 VAP 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革兰阴性菌 123 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 35.77%,鲍曼不动杆菌占 26.02%,肺炎克雷伯菌占 19.51%,阴沟肠杆菌占 7.3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 6.50%,大肠埃希菌及其他各占 2.44%;药敏结果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达 100.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100.00%、96.88% 和 93.7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100.00%、75.00% 和 70.83%。结论: 医院 RICU 革兰阴性菌 VAP 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异,临床可据此合理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 感染与预防
  • 感染与预防
    袁文清, 赵亮, 查凌, 朱崇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型分布特征对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儿 3 770 例资料,统计其患儿年龄、性别和感染时间、地区分布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型特征,分析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 3 770 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儿童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感染率间无明显差异,感染患儿年龄以<1 岁为主,感染季节以春季为主;从中分离出病原菌 3 381 株,分型结果发现其不可分型 1 825 株(占 53.98%),可分型1 556 株(占 46.02%);其中, a 型 507 株,占 15.00%;b 型 67 株,占 1.98%;c 型 202 株,占 5.97%;d 型 372 株,占 11.00%; e 型 136 株,占4.02%;f 型 272 株,占 8.04%;药敏结果显示,3 381 株流感嗜血杆菌中 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 48.44%,其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 72.81%、56.61%、48.44%),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则无耐药(敏感率达 100.00%)。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年龄≤1 岁者为高发群体,春季感染率较高,不可分型菌株的感染较多,其次为可分型菌株中 a 型菌株;且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无耐药;临床可据此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抗菌效果。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杨小聪, 姚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仙灵骨葆胶囊致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供临床安全使用仙灵骨葆胶囊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以“仙灵骨葆”“肝损伤”等关键词的仙灵骨葆胶囊致肝损伤的相关文献 10 篇涉及患者 10 例,分析其病例报告和文献中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原因。结果: 10 篇文献所涉及的 10 例患者中,仙灵骨葆胶囊致肝损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临床特征以肝细胞型肝损伤为主,出现肝损伤的潜伏期为 1~6 月,再次用药、联合用药等是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所致的肝损伤主要与其中所含补骨脂和淫羊藿有关,肝损伤后果极其严重(其中1 例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临床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用药,并加强对用药的监测是避免或减少致肝损伤的有效措施,药品管理部门、临床医务人员和药品生产企业均应高度警惕仙灵骨葆胶囊所致肝损伤发生的风险。
  • 药学监护
  • 药学监护
    余记双, 卢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处理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 1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热的诊疗过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协助临床医生排查发热原因,并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和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分析患者发热的原因与治疗用万古霉素有关,建议及时停用万古霉素,停用万古霉素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第 3 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诊疗实践,发挥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源性疾病诊断和预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学监护
    肖慎荣, 吴庆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 1 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治与用药全程,为制定侵袭性肺曲霉菌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 1 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全程实施个体化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最终制定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的联用的方案,有效控制了患者的感染症状,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患者的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 药学监护
    王润, 杨建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用药会诊病例的特点,探究其参与临床会诊工作的切入点和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从多方面切入参与抗感染病例会诊,提出给药建议(如解读药敏报告、判断污染菌和定植菌、根据抗菌药物 PK/PD 特点优化给药方案和特殊人群的用药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置。结果: 临床药师基于药学专业知识参与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实施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正确解读药敏报告,提高了抗感染治疗的成功率。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用药的临床会诊,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赞誉,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顾琴, 张悦翎, 朱瑞芳, 祁慧鑫, 江翊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药物 I 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及其住院管理的策略。方法: 2019 年 12 月底 COVID-19 疫情暴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随着 COVID-19 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制定 COVID-19 疫情影响下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应对策略十分重要,为了在 COVID-19 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使药物临床试验稳定有序开展,避免 COVID-19 疫情传播,通过受试者招募、防护物资准备、受试者筛选等多个方面管理的控制措施,探究新冠疫情情况下受试者招募及其住院管理策略的可行性。结果: 对药物 I 期临床试验实施的细则的制定,确保了药物 I 期试验的有序开展。结论: 建立科学、规范、及时、有效应对 COVID-19 疫情机制,明确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有利于受试者的生命安全,避免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确保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有序开展。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孙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替考拉宁对肺部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清除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5 月—2020 年 9 月收治的肺部感染 MRSA 患者 146 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剂量组(n=73)和大剂量组(n=73);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前 3 次,400 mg,q12h,后改为 400 mg,q24h),大剂量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前 3 次,400 mg,q12h,后改为 600 mg,q24h)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和 C 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剂量组(89.04% vs 68.49%,P<0.05),细菌清除率高于常规剂量组(89.04% vs 64.38%,P<0.05),CRP、PCT、TNF-α、IL-1β 水平值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但 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替考拉宁比较,采用大剂量替考拉宁治疗的效果更好,细菌清除率更高,对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更佳,且安全性较好。
  • 药物与临床
    谢敏, 周海荣, 陈新宙, 周仁彬, 易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头孢曲松与阿奇霉素联用对儿童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9 年 2 月—2020 年 2 月儿科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 90 例病历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曲松组(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治疗)、阿奇霉素组(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和联用组(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和注射用头孢曲松联用治疗),每组 30 例,比较 3 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肠道菌群检出株数的差异。结果: 联用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阿奇霉素组和头孢曲松组(P<0.05),肠道菌群(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荚膜杆菌、葡萄球菌、艰难梭菌)检出株数均多于阿奇霉素组和头孢曲松组(P<0.05),而双歧杆菌检出株数则少于阿奇霉素组和头孢曲松组(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联用治疗儿童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较确切,但打破了肠道内微生态菌群的平衡,故临床应慎重选用抗菌药物的联用治疗。
  • 药物与临床
    周祥军, 胡孟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2020 年 6 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68 例 Hp 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84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铋钾片、泮托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组成的四联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片;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的 Hp 根除率、总有效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促胃液素(gastrin,Gas)、超敏 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 2 组患者的 Gas、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p 根除率低于对照组(97.62% vs 85.71%,P<0.05),其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98.81% vs 90.47%,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 vs 4.76%,P>0.05)。结论: 采用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 Hp 阳性胃溃疡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 Gas、hs-CRP 水平,促进 Hp 转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药物与临床
    李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用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感染动脉血气与肺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7 年 10 月—2019 年 3 月收治的 94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感染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7 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比较 2 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及其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短于参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FEV1 和 FEV1/FVC 值均高于参照组(P<0.01),PaCO2 值低于参照组(P<0.01)。结论: 采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用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感染的疗效较好,有效促进了其痰菌转阴,且改善了其动脉血气与肺功能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