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4-12-25
  
  • 全选
    |
    综述与论坛
  • 综述与论坛
    张明发, 沈雅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檗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单体,其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糖、降血脂、神经保护、免疫调节等。该文主要通过综述小檗碱对小鼠肺癌 Lewis 细胞、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人巨细胞肺癌细胞、人大细胞肺腺癌细胞、人肺鳞癌细胞等的抑制作用,详细阐释小檗碱抗肺癌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小檗碱在肺癌方面的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 药学监护
  • 药学监护
    龙淑英, 张家兴, 李连芳, 金露, 熊世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1 例戈登分枝杆菌合并肺癌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和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此类少见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咳嗽、咳痰和咯血 2 年余而入院治疗;第 11 天,患者肺泡灌洗液的二代测序结果提示为戈登分枝杆菌,遂予克拉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治疗;但 2 d后,患者的胆红素水平较前明显升高,临床药师认为此为利福平和莫西沙星引起的肝损伤所致,建议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克拉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2 d后,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其间,患者肺泡灌洗液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到异型细胞,考虑为非小细胞肺癌;抗感染治疗 3 个多月后,患者的肺部 CT 结果显示,肺部病变较前有所吸收、减少,双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考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的治疗疗程较长,嘱患者继续规律用药。结论:戈登分枝杆菌所致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故临床的治疗经验较为缺乏,对此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开展用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监测,以保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药学监护
    汤骏杰, 周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1 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为临床此类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发热、咳嗽 8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明显异常,胸部 CT 提示两肺炎症而被收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入院后经验性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入院后,患者肺泡灌洗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示为鹦鹉热衣原体,考虑患者有鸽子接触史,认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成立,又因为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疗效不佳,遂将原抗感染方案调整为奥马环素;1 周后,患者症状和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结论:鹦鹉热衣原体作为非典型病原体,不易被常规病原学检测方法检查出来,此时可考虑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新型检测技术;而在治疗上,临床应根据药物的实际疗效来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陈国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1 例皮试阴性的先兆早产患者使用头孢唑林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和处理过程,为临床患者,尤其是孕妇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女,26 岁)因“停经 36 周,阴道流水 3 h”来院治疗,查体示其胎膜已破,为预防无乳链球菌感染,遂预防性予头孢唑林(皮试阴性);然而,静脉滴注 30 s 后,患者出现手脚发麻、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呕吐、全身皮肤发绀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遂立即停用头孢唑林,并就地抢救;其间,胎心率由 110 次/min 降至 60~80 次/min,考虑胎儿窘迫,遂立即行剖宫产分娩;之后,新生儿和产妇分别转至儿科和 ICU 救治,数日后新生儿和产妇均康复出院;事后,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头孢唑林与过敏性休克的关联性为“很可能”。结论:头孢唑林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抗菌药物,很少引起如过敏性休克这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但其用药风险仍然存在,对此临床仍须做好用药安全监测,尤其是孕产妇这样的特殊群体,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李馨兰, 李佳, 王钰, 黄漫冰, 洪渝, 陈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和比较多柔比星、米托蒽醌、表柔比星、柔红霉素、伊达比星等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风险,为蒽环类药物在临床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多柔比星(L01DB01)”“米托蒽醌(L01DB07)”“表柔比星(L01DB03)”“柔红霉素(L01DB02)”“伊达比星(L01DB06)”为检索词,利用 OpenVigil 2.1 工具在美国FDA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中检索 2004 年 1 月—2023 年 9 月以上述 5 种蒽环类药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心脏毒性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分析 5 种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在 FAERS 数据库中共检索到以 5 种蒽环类药物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心脏毒性 ADE 报告 3 159 份,其中多柔比星(2 215 份)、米托蒽醌(265 份)、表柔比星(422 份)、柔红霉素(197 份)、伊达比星(60 份);2 215 份多柔比星报告共涉及心脏毒性 ADE 2 392 件、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62 个,其中 ADE 件数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心脏毒性(387 件)、心力衰竭(354 件)、 心肌病(311 件);265 份米托蒽醌报告共涉及心脏毒性 ADE 663 件、PT 32 个,其中 ADE 件数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心动过速(146 件)、心肌病(103 件)、 心包积液(56 件);422 份表柔比星报告共涉及心脏毒性 ADE 367 件、PT 28 个,其中 ADE 件数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心力衰竭(94 件)、心脏毒性(36 件)、 房颤(29 件);197 份柔红霉素报告共涉及心脏毒性 ADE 257 件、PT 25 个,其中 ADE 件数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心力衰竭(31 件)、心动过速(27 件)、房颤(26 件);60 份伊达比星报告共涉及心脏毒性 ADE 67 件、PT 14 个,其中 ADE 件数前 3 位的 PT 分别为心力衰竭(10 件)、 心肌炎(9 件)、心肌病(7 件);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分析结果显示,多柔比星相关 ADE 中 ROR 值>50 的 PT 有心脏毒性、急性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米托蒽醌相关 ADE 中 ROR 值>50 的 PT 有心肌出血;表柔比星相关 ADE 中 ROR 值>50 的 PT 有右心房扩张、心肌水肿;柔红霉素相关 ADE 中没有 ROR 值>50 的 PT;伊达比星相关 ADE 中 ROR 值>50 的 PT 有左室扩张;在标准 MedDRA 分析查询(Standardised MedDRA Query,SMQ)层级方面,一共有 7 个心脏毒性相关的 SMQ 信号被检出,其中心肌病和心力衰竭是 5 种蒽环类药物共有的阳性信号。结论: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以心肌病和心力衰竭较为常见,不同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风险强度不同,临床使用时应优先选择风险低的药物,并做好药物心脏毒性 ADE 的监护。
  • 药物不良反应
    徐君岚, 张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艾滋病患者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艾滋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2022 年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 100 例艾滋病患者的 ADRs 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ADRs 所涉药物的名称、给药方式和用药原因,以及 ADRs 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临床转归等信息,分析艾滋病患者所发生 ADRs 的临床特点。结果:100 例 ADRs 报告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90 例 vs 10 例),而在年龄上以 40~<60 岁者居多(54 例,占 54.00%);ADRs 的发生时间以用药后 3 d 内为最多(49 例,占 49.00%),其次为用药后的 >3~10 d(33 例,占 33.00%);ADRs 所涉药物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49 例,占 49.00%)和口服(34 例,占 34.00%)为主;ADRs 所涉药物以抗细菌药物为最多(47 例,占 47.00%),其次为抗病毒药物(17 例,占 17.00%)和抗真菌药物(11 例,占 11.00%);ADRs 大多累及消化系统(40 例,占 40.00%)和神经系统(23 例,占 23.00%),其次为血液系统(15 例,占 15.00%)和皮肤及其附件(12 例,占 12.00%);100 例 ADRs 中,严重程度为“一般”的有 98 例,而“严重”的仅 2 例;最终,74 例患者好转,未好转的则有 24 例,另有 1 例不详。结论:抗感染药物是艾滋病患者发生的 ADRs 的主要药物种类,对此临床应加强相关药物的宣教和用药监护,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张吉奕, 甘申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多组学技术,发现具有抗肺炎克雷伯菌活性的物质,并以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为抗肺炎克雷伯菌药物的临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 NCBI 数据库获取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组数据,再从 UniProt、DEG、VFDB、ChEMBL 等数据库中获取人类蛋白组、细菌必需蛋白组、细菌毒力因子、药物小分子的相关数据,采用细菌泛基因组分析工具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泛基因组分析,再用 BLASTp 工具筛选出非人同源性核心蛋白,并找出其潜在的药物靶点,然后再用相关工具预测蛋白质的活性位点和优化药物小分子的结构,最后以批量分子对接进行验证,获取最有潜力的活性物质。结果:泛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中含有核心基因 3 454 个,附属基因 5 260 个,特有基因 2 106 个;而肺炎克雷伯菌的核心基因组中共含有必需蛋白 2 608 个、毒力因子 22 个、非人同源蛋白 2 404 个,三者对比得到 14 个共同蛋白,其中 Gene2502 蛋白被认为是抗肺炎克雷伯菌的潜力靶点;以 Gene2502 蛋白为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在 9 个对接分数最强的化合物中,paromomycin 已明确具有抗菌活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肺炎克雷伯菌化合物。结论:多组学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为抗肺炎克雷伯菌活性物质的筛选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 经验交流
    郑应麟, 黎小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 1 例丙硫氧嘧啶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患者的诊疗过程,为临床 IAS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和结果:该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来院治疗;入院后,完善检查发现,患者胰岛素抗体呈阳性,且胰岛素水平>1 000 μIU/mL,故考虑可能为 IAS,遂停用丙硫氧嘧啶;2 d 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C 肽、胰岛素检查,发现低血糖时胰岛素、C 肽水平升高,且胰岛素、C 肽升高幅度明显不匹配,遂明确 IAS 诊断,加之低血糖进出现在服用丙硫氧嘧啶之后而之前并没有,故考虑 IAS 为丙硫氧嘧啶所致;于是,临床嘱继续停用丙硫氧嘧啶,并予口服醋酸泼尼松,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且少食多餐;1 周后,患者未再出现低血糖,并且 1 年的随访显示,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抗体水平均正常,胰岛素水平除 1 次稍有偏高外也均正常。结论:IAS 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诊断应综合考虑血糖、胰岛素、C 肽、胰岛素抗体等指标情况,以及药物的诱发因素,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治疗,方可使患者获得有效且安全的治疗。
  • 经验交流
    韦依雪, 蒙秋华, 李鲜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集采前后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动态,为完善集采背景下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采集 2020—2022 年河池市人民医院的抗菌药物相关数据指标,分析医院执行集采过程中抗菌药物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020—2022 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前的微生物送检率、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要求,且有持续向好趋势,而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比则呈下降趋势;从 2020 年末医院开始执行集采后,2021 年、2022 年分别有 5 种和 6 种集采抗菌药物进入销售金额前 10 位的抗菌药物中,2021 年、2022 年分别有 4 种和 5 种集采抗菌药物进入 DDDs 前 10 位的抗菌药物中,2021 年、2022 年分别有 3 种和 6 种集采抗菌药物进入 DDDc 前 10 位的抗菌药物中。结论:集采后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在本就达标的基础上持续向好,临床应持续做好集采工作,同时持续完善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
  • 经验交流
    赵卫萍, 陈瑛, 扶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血清中白介素-22(interleukin 22,IL-2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14 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sCD14-ST)、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肺结核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 60 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60 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另根据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低耐药组(24 例)、中耐药组(17 例)和高耐药组(19 例);又根据患者的治疗结局,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治愈组(34 例)和未治愈组(26 例);比较不同时期各组患者的血清 IL-22、sCD14-ST、PON1 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 IL-22、sCD14-ST、PON1 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 IL-22、sCD14-ST 水平明显较高,而 PON1 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耐药程度耐药肺结核患者血清中 IL-22、sCD14-ST、PON1 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 IL-22、sCD14-ST 水平随耐药情况加重而升高,而 PON1 水平随耐药情况加重而降低;治愈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血清中 IL-22、sCD14-ST 水平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和同期未治愈组(P<0.05),而血清中 PON1 水平则明显高于同组入院时和同期未治愈组(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治疗 3 个月后血清 IL-22、sCD14-ST、PON1 水平联合预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 AUC 值为 0.911,而其约登指数为 0.787;而治疗 6 个月后血清 IL-22、sCD14-ST、PON1 水平联合预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 AUC 值为 0.924,而其约登指数为 0.699。结论:血清 IL-22、sCD14-ST、PON1 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患者的转归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宋婧, 王干城, 杜雅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质控管理干预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质控管理中的成效,为临床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院 PIVAS 现有的质控管理体系,挖掘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质控管理干预,分析干预前(2023 年 6 月)和干预后(2023 年 12 月) PIVAS 的质控评分和输液配置差错情况。结果:通过质控检查,发现当前 PIVAS 质控管理体系存在 7 个类别、14 个具体问题,对此质控组针对性提出了 18 条质控措施;实施质控管理干预后 PIVAS 的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96.8 分 vs 89.5 分),其中在耗材管理、病区送药和 5S 检查方面的改善最为明显,但在混合调配环节的评分不升反降;质控管理干预后 PIVAS 的输液调配差错率明显低于质控管理干预前(0.017% vs 0.036%,P<0.05)。结论:质控管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医院 PIVAS 的质控管理能力,减少了 PIVAS 的输液调配差错,从而保证了临床患者的输液安全。
  • 经验交流
    李梦瑶, 肖坚, 鱼婷, 于慧敏, 李靖阳, 张佳娴, 宁磊, 何奎, 王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药学门诊宣教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制剂的作用和效果,为促进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4 年 3—7 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用药咨询门诊诊治的 143 例使用吸入制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学门诊为患者宣教吸入制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比较宣教前后患者对干粉吸入器(dry powder inhaler,DPI)、定量压力气雾器(pressurized metered-dose inhalers,pMDI)等吸入制剂正确使用的掌握情况。结果:宣教后患者对吸入装置的合格掌握率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且<65 岁和≥65 岁者对 DPI 或 pMDI 的合格掌握率均高于宣教前(P<0.05);宣教后患者对 DPI 和 pMDI 的合格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并且对 DPI 中的主要品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pMDI 中的主要品种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的合格掌握率亦明显高于宣教前(P<0.05);宣教前,患者使用 DPI 和 pMDI 时分别有 5 个步骤和 4 个步骤的不合格人数≥10 例;而宣教后,使用 DPI 和 pMDI 时不合格人数≥10 例的步骤均只有 1 个。结论:药学门诊宣教可有效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对吸入制剂正确使用的掌握情况,从而保障患者使用吸入制剂后获得较好的疗效。
  • 经验交流
    唐月莲, 黄云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2021—2022 年赣州地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老年肺结核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赣州地区报告的 578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上报年份、发现方式等信息,分析赣州地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78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2022 年报告的病例数多于 2021 年(302 例 vs 276 例),在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352 例 vs 226 例),在年龄上以>75~85 岁者居多(348 例,占 60.21%);578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职业上多为农民(342 例,占 59.17%),其余为家务及待业(120 例,占 20.76%)和离退人员(116 例,占 20.07%);578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多发现自因症就诊(325 例,占 56.23%),其次为转诊到位(124例,占 21.45%)和因症推荐(105 例,占 18.17%)。结论:2021—2022 年赣州地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数有增多的趋势,男性、>75~85 岁、农民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因症就诊是主要的发现途径,对此临床应加强筛查力度,从而避免漏诊情况的发生。
  • 经验交流
    王建超, 张怀波, 张东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此类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 173 例行手术治疗的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肝功能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长、肿瘤数量、肿瘤直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173 例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 32 例,感染发生率为 18.50%;32 例并发术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8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57 株(占 66.2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 28 株(占 32.56%,主要为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 1 株(占 1.1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并发术后感染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手术失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是否胆漏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大、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手术失血量大、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出现胆漏是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 6 个独立危险因素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990,而其约登指数为 86.15%。结论:医院乙肝肝硬化相关早期肝癌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而术后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手术失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是否胆漏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因素组成的预测模型对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此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赖鹏飞, 黄慧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类似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6 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94 例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 sTB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吸烟史、昏迷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胃管留置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94 例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 sTBI 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 13 例,感染发生率为 13.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 sTBI 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有无误吸、是否术后镇痛、是否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昏迷时间>7 d、气管导管留置时间>2 d、无术后镇痛、营养不良、误吸是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 sTBI 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 sTBI 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有无误吸、是否术后镇痛、是否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对此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积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王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老年患者 AAD 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吉安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136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 AAD 的发生情况,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情况、禁食情况,以及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分析老年患者发生 AAD 的影响因素。结果:136 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发生 AAD 的有 32 例,发生率为 23.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 AAD 与年龄、是否为重症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联用数量、是否禁食、是否机械通气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 岁、重症患者、住院时间≥2 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抗菌药物联用数量≥2 种、禁食、行机械通气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 AAD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 AAD 与年龄、是否为重症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联用数量、是否禁食、是否机械通气关系密切,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监护,以减少 AAD 的发生。
  • 经验交流
    李梅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阴道残端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此类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98 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情况,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绝经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阴道残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98 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发生阴道残端感染的有 44 例,感染发生率为 22.22%;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阴道残端感染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侵入性操作检查、术中出血量相关(P<0.05),年龄≥60 岁、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检查、术中出血量≥100 mL 是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阴道残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 值>1)。结论:医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阴道残端感染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侵入性操作检查、术中出血量关系密切,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干预,以减少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杨俊, 杨倩如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建工作与卫生健康事业的相融并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不断提高党建引领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关键目标和创新要求。2018 年 6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切实明确了医院党建工作的方向,然而在贯彻落实中仍然有欠缺。本文以苏州市广济医院为例,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甦系”文化体系,具体阐释了医院党建品牌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情况。
  • 经验交流
    周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都以人为中心,其奋斗目标一脉相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科学地理解与正确运用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对开展现实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大批医务工作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旨在有效推动医院思想文化工作的合理发展,从而为医院在新时期的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希望以此有效推动医院思政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与优化,从而为医院在新时期的合理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与保障。
  • 耐药监测
  • 耐药监测
    龚嫒媛, 张芸, 蒋丹, 何永英, 张华, 吴越人, 张建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三甲传染病专科医院结核病区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 MDRO 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病区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中所检出的 1 138 株 MDRO 作为研究资料,统计 MDRO 的菌种情况和药敏结果,分析医院结核病区 MDRO 的分布与耐药状况。结果:2019—2023 年,医院结核病区所检出的 1 138 株 MDRO 中,革兰阴性菌的占比始终较高(均>65.00%),而其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964 株,占 84.71%);在各 MDRO 中,溶血葡萄球菌(150 株,占 13.18%)、肺炎克雷伯菌(133 株,占 11.69%)、表皮葡萄球菌(107 株,占 9.40%)、阴沟肠杆菌(105 株,占 9.23%)的检出数最多;2019—2023 年,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多尼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呋辛(酯)、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而多重耐药溶血葡萄球菌仅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在常见的革兰阴性 MDRO 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仅对 6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30.00%),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霍氏肠杆菌则对 10 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鲍曼不动杆菌则对 25 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70.00%);在常见的革兰阳性 MDRO 中,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到 10 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对 13 种抗菌药物有较低的耐药率(<30.00%)。结论:医院结核病区所检出的 MDRO 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针对相关感染患者应综合病原菌既往耐药特点和当前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时粒笠, 钱文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4 年 6 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 70 例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血液、创面分泌物等标本的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状况。结果:70 例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中有 59 例患者的标本检出了病原菌,病原菌共 77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45 株(占 58.4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革兰阴性菌 29 株(占 37.6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和真菌 3 株(占 3.9%);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低(<3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30.00%),肠球菌属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环丙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变形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30.00%)。结论:医院糖尿病足患者所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多,所检出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较为敏感,但仍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此临床应持续做好相关病原学监测,以指导对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 耐药监测
    王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2023 年 7 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20 例继发感染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此类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20 例继发感染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68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13 株(占 67.26%,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48 株(占 28.57%,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7 株(占 4.1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低(<20.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9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二者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继发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林忱昭, 王旻, 林贻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医院行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产妇产褥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0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总医院产科收治的 119 例并发产褥感染的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产褥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19 例并发产褥感染的剖宫产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19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96 株(占 80.6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 15 株(占 12.61%,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和真菌 8 株(占 6.72%);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左氧氟沙星、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特仑、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均为 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妥布霉素、头孢替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均为 0.00%;溶血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头孢克洛、头孢吡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 0.00%,无乳链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头孢克洛、头孢吡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 0.00%;光滑假丝酵母对 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 0.00%;克柔假丝酵母对 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 B 的耐药率均为 0.00%。结论:医院剖宫产患者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很多抗菌药物仍保持较强的敏感性,但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仍应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并避免盲目用药诱发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