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与论坛
  • 综述与论坛
    张明发, 沈雅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檗碱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幽门螺杆菌、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抑杀作用。小檗碱通过多靶点地作用于细菌,可干扰其糖、脂、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从而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形成;此外,小檗碱还可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对细菌的防卫和杀伤能力。小檗碱不仅不易被细菌耐药,还可抑制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本文笔者主要对小檗碱的抗沙门菌、志贺菌、弧菌、分枝杆菌和克雷伯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小檗碱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药学监护
  • 药学监护
    丁晓兰, 倪春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mycosis,ABPM)患者的典型临床特点和药学监护要点,为此类患者的规范治疗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0 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 23 例 ABP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病原菌、合并症和基础疾病等,并对 4 例典型案例的药学监护要点进行剖析。结果: 23 例患者中,ABPM 的病原菌主要为曲霉(22 例,占 95.65%),而患者的基础疾病以支气管扩张(7 例,占 30.44%)和支气管哮喘(5 例,占 21.74%)为主,合并症以过敏性鼻炎(8 例,占 34.78%)较为多见;而典型案例的药学监护分析显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与阿托伐他汀、奥美拉唑等药物存在较为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此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须因人施治,及时调整,盲目使用亦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当前对 ABPM 的具体治疗方案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而其常用药物又多存在潜在的用药风险,故临床药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参与 ABPM 患者的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以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 药学监护
    陈国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1 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 MRSA 感染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 该患者因“持续高热、咳嗽、咳痰、胸痛 1 周余”入院治疗,经检查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考虑其入院前的抗菌药物用药史而经验性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第 4 天,回报肺泡灌洗液标本中检出 MRSA,遂据其药敏结果将治疗药物改为去加万古霉素;很快,患者的体温和感染指标均恢复至正常,但 2 d 后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临床药师考虑其为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肾损伤,建议改用利奈唑胺;但在利奈唑胺用药数日后,患者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的情况,临床药师会诊后考虑其为利奈唑胺引起的骨髓抑制,建议使用地榆升白片治疗;1 周后电话随访,患者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疑难病患,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监护时不仅要积极协助临床寻找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要注重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反应,以保障治疗的有效和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周吉欽, 徐博, 王于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探讨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万古霉素(vancomycin)、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piperacillin-tazobactam sodium)、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肾毒性(nephrotoxicity)等为关键词,在 PubMed、Embase、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数据库,检索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重症患者 AKI 的队列研究文献,分析患者 AKI 和病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以纳排标准对最初检索到的 6 683 篇文献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筛得符合要求的文献 10 篇,共涉及患者 4 094 例,其中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者 2 350 例,而万古霉素联合其他 β-内酰胺类药物者 1 744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者的 AKI 发生率高于万古霉素联合其他 β-内酰胺类药物者(25.40% vs 10.55%,P<0.05);而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者的死亡率略低于万古霉素联合其他 β-内酰胺类药物者(13.67% vs 19.54),但其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可能会提高重症患者 AKI 的发生风险,临床在进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应关注此类潜在风险,以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张玲, 韩佳君, 于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1 例安罗替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危象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使用安罗替尼患者防治甲减危象提供参考。方法: 考察患者发生甲减危象前的用药状况,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生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并开展解救治疗。结果: 回顾患者近期用药变化,考虑此甲减危象为安罗替尼所致,遂立即停用安罗替尼,同时进行对症治疗,2 周后患者基本恢复并出院;3 个月后,尝试再次予患者安罗替尼,但再次出现乏力等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癌症患者在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甲减,甚至甲减危象的风险,其间临床应密切注意患者体征并并监测其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展成甲减危象。
  • 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
    陆兵, 蔡燕, 杨慧, 刘栋, 曾雅溪, 张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 2018 年—2022 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microbial use density,AUD)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 2018 年—2022 年张家港澳洋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分析 5 年间医院 AUD 的整体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剂型、不同级别、不同种类抗菌药物 AUD 的变化。结果: 5 年间,医院住院患者的 AUD 从 60.34 降至 48.04,其中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的 AUD 占比始终较高(94.71%~95.74%);限制级抗菌药物的 AUD 占比从 2018 年的 70.45% 降至 2022 年的 42.42%,而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 AUD 占比从 2018 年的 26.87% 升至 2022 年的52.17%;在各药物种类中,5 年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 AUD 始终最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从 2018 年的 37.26 降至 2022 年的 29.54),其中又以第3 代头孢菌素的 AUD 为最高。结论: 5 年间,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日趋规范,抗菌药物规范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使用品种较为集中的不合理现象,医院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强管理,以提高医院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合理用药
    何佳佳, 李金亮, 易宇光, 吴俊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0年 1 月—2023 年 1 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254 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并依据相关规范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结果: 254 例手术患者中有 141 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55.51%;其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为头孢唑林(71 例,占 50.35%)和头孢呋辛(44 例,占 31.21%),用药时机主要为术前0.5~1 h(122 例,占 86.52%),用药疗程多为≤24 h(98 例,占 69.50%);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情况,其中主要为用药疗程过长(43 例,不合理率为 30.50%),其次为药物品种选择不当(26 例,不合理率为 18.45%)和给药时机不当(19 例,不合理率为 13.48%)。结论: 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用药疗程、品种选择和给药时机方面,医院应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
  • 合理用药
    王会燕, 吴玲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医院骨科 Ⅰ 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情况,为临床加强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骨科 785 例 Ⅰ 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用药品种、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分析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结果: 785 例骨科 Ⅰ 类切口手术患者中,441 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为 56.18%,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较高的手术类型为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均达 100.00%);441 例骨科 Ⅰ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为 4 种,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占 90.48%)、林可霉素类(占 12.24%)等;预防性给药时机主要为术前 30~60 min 435 例(占 98.64%),联合用药情况主要为单一用药 423 例(占 95.92%),患者的用药疗程主要为<24 h 为 414 例(占 93.88%);441 例骨科 Ⅰ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不合理使用 62 例(占 14.06%),同一患者可能有≥2 种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用药疗程>24 h、无指征联合用药等。结论: 骨科 Ⅰ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体合理率较高,但仍有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情况,临床需强化抗菌药物的管理,以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储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和比较 3 种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对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成本-效果状况,为临床经济有效地治疗老年非重症 CAP 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05 例老年非重症 C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 A 组(35 例,予莫西沙星治疗)、B 组(39 例,予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治疗)和 C 组(31 例,予莫西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治疗),比较 3 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治疗费用和成本-效果比。结果: 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4.29%、76.92 和 87.10%,而其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5.71%、2.56%和3.23%,其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的平均总住院费分别为(11 337.70±1 348.50)元、(14 261.80±1 401.30)元和(17 085.70±1 563.40)元,而其平均总药费分别为(4 226.00±691.60)元、(6 237.50±715.90)元和(7 642.70±764.80)元,其中 B 组、 C 组的平均总住院费和平均总药费均显著高于 A 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A 组、B 组和 C 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 152.61、185.41 和196.16。结论: 3 种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对老年非重症 CAP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当,单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经济性更好。
  • 经验交流
    金铭, 宋微, 何芳华, 吴敏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1 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抗尖锐湿疣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类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患者因外阴部周围出现多个疣体且逐渐增多而来院就诊,检查后确诊为尖锐湿疣,考虑患者有 2型糖尿病基础,临床在维持降糖治疗的情况下,采用外用咪喹莫特联合温热疗法进行抗尖锐湿疣治疗。结果: 治疗第 3 周可见部分疣体开始萎缩,而第 6~8 周大部分疣体均已被清除,至第 9 周疣体完全消失,遂停止治疗;随后 6 个月后,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该例尖锐湿疣合并糖尿病患者,温热疗法联合咪喹莫特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没有造成任何创伤,还未见复发。
  • 经验交流
    杨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新生儿脓毒症(neonatal sepsi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判断新生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2022 年 5 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55 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将患者分为非危重组(n=17)、危重组(n=33)和极危重组(n=5),分析患儿 RDW 水平与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病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Kruskal-Wallis H 检验结果显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的 RDW、CRP 水平经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儿的 RDW 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rs=0.746,P<0.001),与其 CRP 水平亦正相关(rs=0.779,P<0.001)。结论: 新生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与患儿 RDW 水平密切相关,并且 RDW 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 经验交流
    眭阳, 万玮敏, 王滢, 王莹超, 黄蓝, 朱超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耐药特点与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为临床 CRPA 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22 年 1 月—12 月苏州市立医院临床上检出的 58 株 CRPA 作为研究资料,以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观察 CRPA 是否为产碳青霉烯酶 CRPA(carbapenemase-producing CRPA,CP-CRPA),比较CP-CRPA 和非 CP-CRPA 的耐药情况,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ERIC-PCR)技术分析 CP-CRPA 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结果: 58 株 CRPA 中,mCIM 表型阳性的有 16 株(即为 CP-CRPA),而mCIM 表型阴性的有 42 株(即为非 CP-CRPA);PCR 结果显示,16 株 CP-CRPA中携带 blaKPC-2 基因的有 13 株,携带 blaVIM-2 基因的有 2 株,携带 blaIMP-4 基因的有 1 株;ERIC-PCR 结果显示,16 株 CP-CRPA 可分为 3 种基因型菌株(设为 A 型、B 型和 C 型),其中 A 型有 13 株(均携带 blaKPC-2 基因,其中 9 株具有克隆亲缘),B 型有 2 株(均携带 blaVIM-2 基因),而 C 型有 1 株(携带 blaIMP-4 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P-CRPA 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氨曲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 CP-CRPA(P<0.05),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与非 CP-CRPA 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当前医院临床上检出的 CRPA 以非 CP-CRPA 为主,而在 CP-CRPA 中则以携带 blaKPC-2 基因为多见,此外 CP-CRPA 与非 CP-CRPA 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存在,临床在诊治 CRPA 感染患者时应尽量明确其耐药特点和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以便临床更正确地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 经验交流
    朱星宇, 马文祥, 董小梦, 金晓琴, 沈建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太仓地区高血压患者国家集采降压药的使用现状,探究信息化慢病管理的新模式。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筛选出 2021 年 1 月—12 月太仓市中医医院及其医联体乡镇医院诊治的使用集采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列表,并以同意建立慢病管理档案和完成随访的 166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用药满意度和弃用集采降压药的原因,以及患者服用降压药过程中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1 662 例建档患者中,对集采降压药表示满意的有 1 417 例(满意率为 85.26%),其中很满意的有 1 103 例;1 662 例建档患者中存在弃用集采降压药情况的有 399 例(弃用率为 24.01%),其中主要原因是对价格低廉的集采降压药的疗效持怀疑态度(221 例,占 55.39%),而真正因疗效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弃用的仅 57 例(占 14.29%);在 931 例上报血压的患者中,中途弃用了集采降压药而改用其他降压药的有 179 例(设为 A 组),而坚持使用集采降压药的有 752 例(设为 B 组);A 组患者换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略高于换药前,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后期上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早期上报的数据,且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140/90 mmHg 为目标血压值;A 组患者换药后血压的达标率高于换药前(64.25% vs 52.51%,P<0.05);B 组患者后期血压的达标率高于早期(73.37% vs 56.25%,P<0.05)。结论: 在患者积极自我管理和医务人员合理干预下,集采降压药得到大部分患者的认可,且确能较好地控制血压。
  • 经验交流
    黄润生, 苏洪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溶媒对埃索美拉唑及其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埃索美拉唑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将 40 mg 埃索美拉唑与不同溶媒配伍,于不同时间点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液中埃索美拉唑含量,观察溶液颜色/澄明度变化,定时测定混合液 pH 值;选择配伍后稳定性最高的溶媒配制埃索美拉唑,并分别加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配伍后于不同时间点观察溶液颜色/澄明度变化。结果: 埃索美拉唑与0.9% 氯化钠溶液配伍 24 h 后药物浓度(91.42±2.23)%、颜色/澄明度(–)、pH 值(9.06±0.39)均无明显变化,但与其他溶媒配伍 24 h 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与埃索美拉唑配伍后 24 h 溶液颜色/澄明度(–)无明显变化,埃索美拉唑与甘露醇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 6 h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与注射液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生长抑素(+)配伍后溶液颜色/澄明度立即发生改变。结论: 0.9% 氯化钠注射液与埃索美拉唑融合的稳定性较高,埃索美拉唑与甘露醇注射液、复方氨基酸配伍后溶液颜色/澄明度容易产生变化,临床用药时应重点关注,而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生长抑素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应禁止使用。
  • 经验交流
    薛进, 杜娆, 方敏霞, 何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模式的构建、优势、瓶颈和展望,为促进儿科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互联网医院为切入点建立全程化儿科药学服务,探索完善医院互联网医院下的儿科药学服务模式。结果: 以医院互联网医院为基础,建立全程化儿科药学服务新模式,拓展了整个儿科药学服务过程,使整个儿科药学服务过程实现全闭环管理。结论: 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使儿科药学服务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促进了儿科药学整个学科的发展,但儿科药学服务过程的全程化、专业化和同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经验交流
    冯敏, 李晓印, 周伟华, 温佳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0 年—2023 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为改进医疗机构消毒实践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2020 年—2023 年苏州市姑苏区辖区内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个体诊所作为监测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医疗结构各监测项目的消毒质量。结果: 2020 年—2023 年共对苏州市姑苏区 191 家医疗机构采集监测样本 4 650 份,监测合格的有 4 393 份,总体合格率 94.47%;4 年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 97.68%、94.45%和 93.67%,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26,P<0.001);4 年间在所有监测项目中,灭菌器、使用中的消毒液和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均较高(>98.00%),而医护人员手和医疗污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均较低(分别为 81.63% 和 81.55%);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个体诊中消毒质量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的监测项目有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和医疗污水。结论: 2020 年—2023 年苏州市姑苏区医疗机构整体消毒质量良好,但个体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消毒质量仍有待提高,此外各机构中医疗污水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这两个项目的合格率均不高,有必要开展专项监测。
  • 经验交流
    时秋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凝聚人民群众抗疫共识、增强抗疫“免疫力”、规范抗疫行为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实施多元化应急科普传播策略,精准把握应急科普科学性、及时性、权威性,竭力找准人民群众关切点,并创新优化传播方式。此外,从成本效率、成本效用、成本效益三个维护考虑,应努力构建协同的应急科普传播机制,同时建立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再通过培育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应急科普工作效能。
  • 经验交流
    桂永军, 黄苏茜, 汪建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该类患者防治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在贵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73 例行血液透析的 D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透析时间、营养状况和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等情况,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73 例行血液透析的 DN 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 53 例,肺部感染率为 30.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营养状况、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肾功能、空腹血糖、容量负荷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8 周、合并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70 g/L、肾功能失代偿期和空腹血糖≥14 mmol/L 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血液透析的 DN 患者存在较高的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其中透析时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肾功能状况和空腹血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对于高风险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 经验交流
    周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2022 年 9 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68 例 CRE 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 28 d 后的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152)与死亡组(n=16);采集患者的静脉血行病原菌培养,统计 CRE 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肺部疾病、肝胆疾病、脓毒症、经验性使用替加环素等信息,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 CRE 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 例 CRE 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共培养出 175 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64 株)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48 株)、阴沟肠杆菌(30 株);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脓毒症、是否经验性使用替加环素与 CRE 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继发脓毒症、经验性使用替加环素为 CRE 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RE 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而脓毒症、经验性使用替加环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经验交流
    宋木生, 杨椿, 李静, 温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12 月会昌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的 80 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感染发生、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 80 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 20 例,其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8 例,占 40.00%)、腹腔(6 例,占 30.00%)和肠道(3 例,占 15.00%),其主要的病原菌则为大肠埃希菌(5 例,占 25.0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 例,占 2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无腹水、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住院时间≥1 个月、肝功能分级为 B 级、有侵入性操作和有腹水是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有无腹水密切相关,临床应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以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
  • 经验交流
    刘平香, 沈湘波, 欧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的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发生 MDRO 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9 年5 月—2022 年 5 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5 例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检出 MDRO 将其分为 MDRO 感染组(n=42)和非 MDRO 感染组(n=83),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出现 MDRO 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 例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中有 42 例在痰标本中检出了 46 株 MDRO,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15 株、铜绿假单胞菌 11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9 株、肺炎克雷伯菌6 株和大肠埃希菌 5 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出现 MDRO 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是否伴糖尿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低蛋白血症、有无侵入性操作、近期是否使用过抗菌药物存在相关性(P<0.05);而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 MDRO 感染与患者年龄≥90 岁、伴有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侵入性操作、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合并低蛋白血症者有密切关系(P<0.05),是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出现 MDRO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且 OR>1)。结论: 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 MDRO 感染的风险较高,其中年龄、伴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侵入性操作、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和合并低蛋白血症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对于高危患者应当加强监护和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 MDRO 感染的发生。
  • 耐药监测
  • 耐药监测
    杨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2 月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4 例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94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各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 12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82 株(占 65.60%,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9 株(占 31.20%,以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4 株(占 3.20%);125 株病原菌主要检出自痰液(58 株,占 46.40%)和血液(44 株,占 35.20%);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00%),对呋喃妥因、氨曲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较高(>80.00%);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莫西沙星、庆大霉素、黄丙沙星、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75.00%)。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特点精准治疗,既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又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盲目使用引起的细菌耐药。
  • 耐药监测
    朱正宝, 张小娟, 姚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尿路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2022 年 5 月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尿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83 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共检出 96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61 株(占 63.5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29 株(占 30.21%,以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6 株(占 6.25%);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80.00%);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结论: 老年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多数抗菌药物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最大可能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 耐药监测
    林峰, 吴检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该类结石患者 UTI 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并发 UT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 UTI 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83 例 UTI 患者的尿标本中共检出 102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60 株(占 58.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32 株(占 31.37%,主要为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菌 10 株(占 9.8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莫西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结论: 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并发 UTI 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尽量结合药敏结果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 耐药监测
    凌和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为临床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2021 年 4 月横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23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营养状况、意识状态等信息,并采集可疑患者的各种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统计和分析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学特点,以及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36 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 127 例发生了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 53.81%;127 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 14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92 株(占 61.74%,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42株(占 28.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15 株(占 10.07%);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30.00%),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其他所试抗菌药物则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与否、住院天数、有无侵入性操作、意识状态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55 岁、合并基础疾病、住院天数≥15 d、有侵入性操作、存在意识障碍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不同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差异较大;此外,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意识状态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护,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耐药监测
    夏国波, 叶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SOM)患儿耳道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 ASOM 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上饶市人民医院诊治的 87 例 ASOM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耳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儿 ASOM 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87 例 ASOM 患儿耳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34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96 株(占 71.64%,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 35 株(占 26.12%,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和真菌3 株(占 2.24%);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克林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很低(<5.00%),肺炎链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70.00%)。结论: 医院 ASOM 患儿的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有着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尽量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治疗效果。
  • 耐药监测
    邱参华, 俞晓, 徐常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成人患者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差异,为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疗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134 例 CAP 患者和 82 例 H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 CAP 组和 HAP 组,分析 2 组患者所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134 例CAP 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5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95 株(占 60.9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 36 株(占 23.08%,以肺炎链球菌)和真菌 25 株(占 16.02%);82 例 HAP 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9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69 株(占 71.87%,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 17 株(占 17.7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10 株(占 10.42%);CAP 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而 HAP 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2 组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 0.00%;此外,CAP 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结论: 成人患者 CAP 和 HAP 的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相对于 CAP,HAP 致病菌的耐药性相对较强,临床在治疗 CAP 和 HAP 时可有所侧重,但应尽量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 其他论著
  • 其他论著
    吴楚, 周亚东, 刘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荐的背景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人力资源,其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建设高质量人力资源队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需要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苏州市中医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在上级部门和院领导的正确带领和科学决策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该文采用态势分析法(即 SWOT 分析法),充分分析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的现状,全面剖析内部管理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通过 SWOT 分析矩阵,阐述今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医院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人力资源稳定性,完善人才发展梯队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其他论著
    徐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医院的管理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而将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融合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对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对医院的管理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福祉。该文旨在探究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意义与实践,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